不过由于目前无法直接证实,还是挂了一个猜想的名头。
至于洛顿本人,除了荣誉被恢复之外,还被推举去了自然神学院这一块。
但目前自然神学技术圣理会,对于洛顿到底是预备院士还是院士这个问题上一直在争吵。
不过希洛芙一直没空去调理这些纠纷,反倒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到了一项霍恩给出的小任务上。
将轮椅停在雕花橡木桌前,希洛芙指尖划过刚印好的刊物封面。
这是一本四开本的学术期刊,同时也是自然神学技术圣理会的第一个学术期刊。
作为首刊,深绿色封面上烫着银质的圣树花纹。
《自然神学会刊》三个单词用着最简单的简写字母,棱角分明。
希洛芙翻动着样本:“如果不够的话,再拨付一些金镑,再不够再添,人手问题可以从风车地招揽。”
侍从僧在旁记录,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:“刊期定每月一期?”
“双月刊。”希洛芙摇头,“要经得起打磨,别学风车地的《学者报》,什么杂论都往上堆。”
希洛芙指的是奎瓦林与露菲尔在风车地创办的学术期刊——《学者报》。
由于该报纸从《艺林》这种世俗报刊脱颖而出,所以更加世俗。
不仅各种自然规律与数学理论外,还会刊登法学、艺术、商业的理论。
很多理论在希洛芙看来,都是没有刊登价值的,顶多只能算科普刊物。
而《自然神学会刊》的扉页上,印着她亲笔写的宗旨:“唯究自然之理,方近圣父之道”。
希洛芙这是明摆着的,只收开创性、突破性的自然规律论文。
包含自然神学、以太学、博物学、工程学等论文与通讯,与《学者报》的“接地气”划清界限。
一般包含两三篇核心长篇论文,以及十几篇短篇论文与通信,接受全帝国的投稿。
“全帝国都能投稿的话?那论文审核的工作怎么办?总不能让他们自己来圣联吧?”
论文往往需要审核者与提交者面对面交流,尤其是需要发表的论文。
如果无法判定真伪,无法得知是否能复现,无法确定是否抄袭或伪造,会刊宁愿不刊登。
相对而言,圣联境内或者说圣械廷是最方便的。
因为神学技术圣理会本部就在圣械廷。
“算一个法子。”希洛芙并不否认。
毕竟当前学者们就没穷的,假如论文通过,最多再给报一下差旅费就是。
不过,这个方法并不适合普及,因为帝国地域确实广大。
穷家富路,为了投个稿破产就太说不过去了。
希洛芙思考片刻:“这样吧,给风车地的拜圣父会组建一个圣理会的分部。
除了从本地吸收外,我们再派一些轮值学者过去,由他们负责审核。
以黎明岛为界,西边由风车地圣理会支部负责,东边就由本部负责。”
与过去不同,在第六届大公会议之后,法兰王国还好,莱亚的宗教界却是大变样。
在这九个月间,莱亚共有五个工商业城市迅速改信圣道宗,驱逐了教会的主教与武装僧侣。
风车地则更甚,居然有大批大批的中高级僧侣以及艾尔商人工匠都在改信,这在半年前是不可想象的。
圣道宗在风车地的传播,在九个月间跳出底层劳工的圈子。
烙印城银匠行会的会首上周改信,造船工坊的大师傅带着徒弟们集体重洗。
就连莱亚来的谷物商人都开始在账本扉页写“劳动即祈祷”。
拜圣父会的分会从九个月前的七个,疯长成如今的三十多个。
当然无可辩驳的是,风车地的拜圣父会依旧是一个相当松散的组织。
与圣联曾经的救世军相比,风车地拜圣父会更像是反对派大联盟。
没有真正的统一思想,只是将圣道宗作为反击贵族与法兰势力的幌子而已。
霍恩就曾经和希洛芙说过——
风车地拜圣父会里起码有三成是法兰派,还有两成是法兰间谍。
剩下的人中,至少一半是投降派,再一半则是还有两成是中立派或忠利派。
只有半成才能算得上自己人。
不过没有关系,只要能认清这一点,别真信了联盟的效力,这庞大的组织反而是掩护自身行动的绝好烟雾弹。
在风车地设立圣理会,风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。
希洛芙翻开手中的《自然神学会刊》创刊号,第一篇论文就是圣孙钦定的《以太双相性的猜想》。
当然,这份荣誉洛顿自然不会独享。
他论文的第一句话就是“在伟大的圣孙冕下的领导下……”。
“这小子倒会做人。”希洛芙摩挲着纸页,“不过他说的也没错,这次还真是在冕下的领导下了。”
“希洛芙阁下,那剩余的几篇论文,您选好了吗?”
“继续等吧。”希洛芙拿起桌子上的咖啡喝了一口,少见在外人面前展露了一丝笑意,“他们投稿的热情会很高的。”
正如希洛芙所说,在《自然神学会刊》创刊的消息传出后,圣械廷学者们纷纷疯狂投稿。
几周的时间里,新论文像纸片般飞入机械宫。
甚至他们无意中发明了专题的概念。
卡利克写了篇《论碎龙骨以太场的边界误差》,梅拉拉着克尔本提交了一篇《碎龙骨与荧石的亲和性研究》。
后续的几篇论文,基本都是围绕着新兴的以太学而展开。
毕竟谁都知道这刊物的含义,不就是让学者们的暗斗转化到明面上来吗?
《自然神学会刊》肯定会变成学术大佬们争夺资源的战场。
谁在上面发表的多,引用频率高范围广,谁来年就能获得更高的预算与资源,各凭本事。
至于洛顿更是作为最年轻的预备院士,门槛都要被踏破了。
龙语炼金大学更是悔不当初,早知道就算他胡言乱语,也不该将其驱逐。
否则这《以太的双相性猜想》的作者,最年轻的自然神学院预备院士就落到龙语炼金大学了。
洛顿倒没被这些纷扰困住。
他将行李和床,都搬进了自然神学院给他的新实验室。
门牌上写着“预备院士洛顿伍德”,直属希洛芙管辖。
这头衔比莱昂纳多的“教皇工程院院士”更金贵,毕竟自然神学院管着全圣联的理论研究经费。
他每天泡在实验室里,一边琢磨《以太场的性质研究》,一边帮莱昂纳多调试以太时钟。
事实证明,理论与应用总是相辅相成地进化的。
在基础理论的突破后,以双相性猜想作为指导,莱昂纳多正在以高速完善以太时钟。
作为实用领域的机械天才,只要原理不出啥大问题,造起东西来是相当快的。
其中更有希洛芙的帮忙,当然,霍恩可怕的财能也是少不了的。
终于,在1455入夏之际,霍恩得到了来自莱昂纳多的消息。
“以太时钟的原型机已经设计完成,请您莅临指导。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